基础写作、文学概论、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代文学、外国文学、中学语文教学论、教育心理学、现代教育学。
做什么:就业方向:主要就职于中小学、职业院校从事语文教学、语文教学研究、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。
学什么:传播学概论、新闻学概论、广播电视概论、视听语言、媒介经营管理实务、媒体制度与法规、媒体策划与创意、新闻采访与写作、媒体评论与写作、网络新闻采编、新闻摄影、电视摄像、非线性编辑技艺、数字合成技术、电视节目策划、纪录片创作。
做什么:主要就职于广播电视媒体、网络与新媒体、文化传媒产业、企事业单位等,从事影视策划、影像摄制、节目包装、创意宣传等工作。
学什么:艺术学概论、影视艺术基础、视听语言、电视采访与写作、媒体评论与写作、影视导演、影视编剧、影视传播学、新媒体策划与运营、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、摄影技艺、摄像技艺、非线编辑技艺、数字合成技术、纪录片创作。
做什么:主要就职于广播电视媒体、网络与新媒体、文化传媒产业、企事业单位等,从事影视策划、影像摄制、节目包装、创意宣传等工作。
学院注重人文、艺术、技术融合,注重学生创意创业培养,注重对外交流与发展合作,建成全国优秀微课2门、市级精品在线门。
强化“靠技能立足,拿作品说话”的教学理念,构建多维多级学科竞赛机制。着力提高学生的表达、写作、创意、摄制等专业技能,构建“创作型”课程体系,鼓励参赛为主的“创作型”团队。
学院成立语艺社、秘书事务所等10余个专业性学生社团,致力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、高届带领低届、校友定期回访的文化氛围。
“中国电信杯”2018永川第一届大学生“金话筒”十佳主持人大赛直播链接:
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%以上,学生立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数十项,多个团队获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奖,成功孵化微型企业10多个。
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1人,其中教授11人、副教授21人、博士20人、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、“双师型”教师26人。聘请了一批业界专家主讲专业技术课、专业导论课或参与实践教学环节指导。
近年来,学生在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、“科讯杯”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、国际大学生新媒体原创作品大赛、中国大学生电影节、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、中国大学生微纪录片大赛、全国文秘技能大赛、大学生公文写作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、市级奖200余项。
在创新创业方面更是取得了傲人的成绩,本院学生李月欣、郭希诚在第三届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;在第六届中国“高新杯”创新创业大赛中本院学生获得“最具孵化价值团队”的奖项,创新创业实力雄厚。
学院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备的传媒实验实训中心,实训用房1700平米,功能性实训室15个,设备为1380台(套)数,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。与政府相关部门、区县教科所、广播电视台、腾讯、凤凰数媒等建立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。
我想和你在文学艺术的渲染下生长,阳光落在你我的脸上,一齐在文理的路边吟诵一句或者一行诗的意蕴悠长。沐浴文风,享受艺术,带你穿越古今,展望未来!
文化与传媒学院始于1976年,是学校最早开办的院系之一,下设中文系、传媒系、人类学系。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,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示范专业。学院注重人文、艺术、技术融合,形成文学、文化、语言、传媒、艺术融合的课程体系。
学院注重培养技术性人才,在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学生创作拍摄短片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。学院开设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,建有特色的1551纪录片工作室,为学生提供最便利最高品质的教学设备。师资软实力和设备硬实力相互融合,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发展平台。
以文化人,承传正道,文化与传媒学院,一见倾心,再见倾情。9月,我在文理与你相拥!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